如皋法院“三色體檢表” 賦能提質增效
作者:如皋市人民法院 陳方圓 發布時間:2025-01-16 瀏覽次數:391
如皋地處長江下游北岸,全市總面積147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約122萬。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如何讓審判工作提質增效,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2024年,全院共受理案件21656件,審執結19959件,同比分別上升6.4%和3.3%,審判質效居南通前列。”這是如皋法院唐明渠院長在如皋市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交出的審判質效靚麗“答卷”。
這樣的成績無疑得益于如皋法院充分發揮指標體系“風向標”“指揮棒”作用,努力推動審判管理現代化,不斷激發全院干警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三色體檢表”即是該院“審判管理創新工程”的一個縮影。
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眾號刊發的《把定分止爭做深、做實、做到人民心里去》一文中,將此作為典型事例予以推介。
對癥創新化“有形”指標為“無形”動力
2021年,院黨組創新提出部門“三色牌”預警機制,在原有質效指標周通報基礎上,選取五項核心重點指標,繪制“日常體檢表”,橫向與全院平均值、全市法院平均值對比,縱向與本部門上一年度同期值對比,對應以“綠牌、黃牌、紅牌”標注,綠牌健康、黃牌提醒、紅牌預警,各部門審判質效是否處于“亞健康”狀態一目了然。
實踐證明,找出問題、發現癥結,才能有的放矢進行管理、加以改進。三年來,運用“三色牌”預警機制,全院形成了你追我趕、奮勇爭先的工作氛圍,各部門加快辦案節奏,提高審判質效,最大限度促進案結事了人和,如皋法院連續三年南通基層法院綜合考評第一。
不斷改進從“區間指標”落實到“本院實際”
2024年,新版審判質量管理指標體系在全國法院正式施行。在案件壓力持續增大的情況下,如何將新指標體系落實為契合本院質效提升的“推進器”?“我們還是從審判管理機制入手,出臺《扎實推進審判管理現代化的實施意見》,建立審判流程管控、集體討論會商等10項機制,并根據新指標體系,將部門‘三色牌’中的五項核心指標予以更新優化;同時將‘三色體檢’對象擴大至員額法官,建立員額法官‘三色榜’預警機制。”如皋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唐明渠表示,“細化量化工作目標,每周預警,經過一年的實踐,以人民為中心、如我在訴、實質解紛等指標體系蘊含的價值導向已經成為法官日常審判工作的內在自覺,轉化為審判執行工作實際成效。”
2024年,如皋法院上訴率、審限內結案率等13項量化至基層法院的指標均已達標,且均優于新版審判質量管理指標體系參考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