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化創新生態 倡導誠信訴訟 省法院發布知識產權誠信體系建設典型案例
作者:江蘇法治報 王曉紅 發布時間:2024-12-04 瀏覽次數:1970
本報訊全方位惡意搶注和囤積商標、不正當注冊微信公眾號,提起惡意訴訟、發起惡意投訴、進行商業詆毀;在明知其申請的實用新型專利不具有合法正當權利基礎的情況下,專利權人向競爭對手提起專利侵權訴訟和行政投訴;權利人以牟利為目的,引誘本無侵權意圖的被訴侵權人實施侵權行為……為有效規制濫用權利、惡意訴訟等行為,凈化創新生態,大力倡導誠信訴訟和依法理性維權,11月26日,省法院發布第二批推進知識產權誠信體系建設典型案例。
近年來,濫用知識產權、惡意訴訟、虛假訴訟屢有發生,知識產權維權出現一定程度的異化現象,嚴重擾亂了訴訟秩序和市場競爭秩序,破壞了創新環境。2022年4月,省法院發布了推進知識產權誠信體系建設十件典型案例,案例涉及剽竊作品、偽造證據、惡意滅失保全證據、惡意搶注商標、惡意投訴、惡意訴訟等嚴重違背誠實信用基本原則的行為,對推進誠信社會建設具有積極意義。
自發布第一批典型案例以來,江蘇法院在裁判中更加注重誠信導向,持續嚴厲打擊知識產權領域不誠信行為。此次發布的案例涉及假冒著作權人起訴、惡意申請專利并提起訴訟、惡意搶注商標并投訴權利人、非正常批量維權、權利人誘導“陷阱取證”、訴訟突襲阻礙競爭對手上市等情形,案件判決體現了江蘇法院依法懲治惡意訴訟、濫用權利等行為,積極有效規制非正常維權,倡導公平競爭的鮮明態度和價值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