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南通訊:如東縣人民法院堅持以人為本,把實施“民心工程”根本點貫穿于執行工作的始終,緩解了執行矛盾,提高了執行效率。截至20074月底,該院執行局今年受理執行案件共540件,執行和解自動履行率達72%,受到人民群眾的好評,實現了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SPAN>

注重教育引導,樹立以人為本的司法理念。在實際執行工作中,該院執行局經常對全體執行人員進行司法為民教育、性質宗旨教育、群眾觀念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等,積極開展“公正司法樹形象”活動,引導廣大執行人員牢固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觀念、嚴格依法履行職責的觀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尊重和保護人權的觀念。杜絕了“冷、硬、橫、推”的工作作風,從根本上解決了“為誰執法、為誰掌權、為誰服務”的問題,使群眾切實感受到人民法院和執行法官的溫暖。  

講求執行藝術,處處展現以人為本的司法理念。該院針對以往執行中由于采取粗放型執行方式方法帶來的矛盾激化、暴力抗法、集體上訪等問題,要求全體執行人員更新執行理念,探索規范文明的執行方式,倡導人性化的執行理念。執行中充分尊重被執行人的人格尊嚴,盡最大努力避免矛盾激化,從而取得了社會各界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形成了履行法定義務光榮的良好氛圍,從根本上防止和避免了暴力抗法事件的發生,并制定出措施加以規范。一是以公正廉潔的形象警示人。要求執行人員平等對待、尊重雙方當事人和案外人。二是以真實的感情打動人。該院執行局要求執行人員在案件開始執行前,必須認真查閱卷宗材料,細致分析案情,找準雙方當事人的矛盾焦點、利益共同點,選準執行案件的突破點。執行過程中,運用嫻熟的調解技巧,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講明講透法律規定,使雙方當事人產生思想共鳴。三是以堅韌的毅力折服人。執行人員在執行過程中必須時刻保持冷靜清醒的頭腦,用堅韌的耐心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處理執行過程中的突發問題,做到遇事不亂,沉著冷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執行法官的人格魅力化解矛盾,把事態解決在萌芽狀態?! ?/FONT>

完善執行措施,落實以人為本的司法制度。該院緊緊圍繞人性化的司法理念,積極探索規范有序文明的執行工作運行機制,并形成制度予以規范,做到有章可循。一是重新修訂了《如東縣人民法院執行工作細則》及相應的崗位目標考核辦法,將結案的數量、質量、效果等工作分解到相關庭、室和辦案組,量化考核,嚴格管理。落實了《執行風險告知制度》、《當事人首問責任制度》等相關規定,為當事人提供更為快捷、方便的法律服務。二是制定了《執行法官行為、用語規范》范本,發至每一名執行人員手中。三是制定了《弱勢群體司法救助辦法》。該辦法規定了對弱勢群體司法救助的條件、程序、方法和執行人員在實施司法救助過程中的行為規范,規定了執行費用減、免、緩的實施辦法,使弱勢群體感受到人性化司法理念帶來的好處,為弱勢群體撐起了一片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