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建議你們通過調解來解決問題,把省下來的訴訟費用算進欠款里,這樣雙方都能省下一筆錢。”7月12日上午,位于鎮江市中心的潤州區社會矛盾糾紛調處服務中心,該中心綜合窗口的負責同志鮑雪蓮、鎮江市潤州區人民法院指導法官單立新正在對一起挖掘機租賃合同欠款糾紛進行調解。不偏不倚、法律條文詳說,再仔細算一算雙方的訴訟成本賬,一番實意溝通讓當事人慢慢心平氣順,而后心服口服。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讓老百姓遇到問題能有地方找個說法”重要指示精神,今年7月1日,潤州區社會矛盾糾紛調處服務中心(簡稱“矛調中心”)正式建成運行,成建制進駐信訪、司法、住建、人社、民政、衛健委等30個職能部門,在全市首創“指導法官”參與調解制度,全流程“嵌入”調解工作,將訴源治理工作融入黨委主導的社會治理體系,從而探求基層善治“更優解”。截至目前,區級“矛調中心”累計受理矛盾糾紛1267件,調處化解1048件,提供法律服務95人次、法律援助5件(61人),接待來訪群眾26批34人次。

換湯也換藥 主打“一站式”服務

在潤州區“矛調中心”可以看到,這里共有2幢樓,按照“調解優先、訴訟斷后、信訪兜底”的建設格局清晰的劃分職能。1號樓以“人民調解”及“訴前調解”方式調處各類矛盾糾紛;2號樓主要負責訴訟服務、公共法律服務和信訪接待。據潤州區委政法委副書記金威威介紹,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一站式”平臺建設按照“功能完備、流程科學、運轉高效、保障有力”要求,以“換湯也換藥”的目標,一盤棋布局、一站式集成、全鏈條調處矛盾糾紛。

從“進門”開始,矛盾糾紛就以“一案一號”的方式進入“受理問題—分流處置—跟蹤督辦—回訪問效”的全過程閉環管理流程。群眾進入“矛調中心”大門后,導服臺工作人員會主動詢問當事人的相關訴求,根據訴求分流至相關窗口,比如,上述挖掘機租賃合同欠款糾紛,分流至1號樓綜合2號窗口,由2號窗口專人負責和指導法官對接,每受理一件矛盾糾紛,“矛調中心”以線上、線下方式,全方位跟蹤督辦、不定期滿意度調查,實現進入視野的矛盾糾紛全量干預。

數據支撐,使調解靶向性更加聚焦。7月1日起,根據轄區內“12345”的工單受理量,潤州區“矛調中心”邀請了第一批輪駐單位派員輪值。與此同時,針對轄區內物業糾紛和勞動糾紛較為突出問題,設置了兩個常駐窗口,分別由潤州區住建局、人社局派員常駐,方便及時處理當事人的訴求。在此基礎上,“矛調中心”還結合線上大數據分析和線下摸排的數據統計,以業務量為基礎對輪駐單位實施動態調整,從工作實際和群眾需求出發,不斷提升矛盾調解的精準性、實效性與針對性。

法律“活”起來 “指導法官”全程跟辦

無論是解決矛盾糾紛,還是打官司,老百姓最擔心的是不知道適配哪部法律、哪些法條。潤州區“矛調中心”全面推行“指導法官”參與調解制度。在遇到專業性較強的矛盾糾紛時,指導法官充分發揮專業化、協同化、規范化優勢,會同指導律師等解紛力量,提供“法律指導+訴前化解+司法確認”的全鏈條服務。

潤州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余波告訴記者,該院立案庭和南徐法庭8名法官、10名法官助理作為“指導法官”常駐“矛調中心”,每個案件均配備相應專業背景的指導法官。橫向上,能夠當場履行完畢的糾紛,說服當事人當場兌現,實質化解矛盾糾紛;對于需要司法確認的調解協議,指導法官現場辦公,審查協議嚴謹及合法性。調解協議簽訂后,不能立即履行的,引導雙方當事人申請司法確認,調解協議申請司法確認后,如一方違約則可申請強制執行,解決矛盾雙方的后顧之憂,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縱向上,將調解不成的矛盾糾紛及時引導至法院進入訴訟程序,由指導法官繼續處理,確保案件全流程負責,做到矛盾糾紛“一站解”。

此外,潤州法院強化“指導法官”與人民調解員聯動協作,對人民調解員在工作過程中遇到的法律問題、調解技巧等方面進行現場指導和解答,充分發揮專業化“智囊團”作用,最大限度實現矛盾糾紛源頭化解。自7月1日潤州區“矛調中心”試運行以來,“指導法官”共指導調處化解糾紛42件,指導調解成功10件。

有事來聊聊 矛盾糾紛皆可“調”

“矛調中心”試運行期間,第一面錦旗是一名80歲的張阿姨與其女兒一起送來的。當時,鮑雪蓮首先接待了她倆。據了解,今年6月,張阿姨花24萬元全款買下一套中山西路附近38平方米的商住房,拿房一個月后才告知子女。其女兒得知該房屋是商業性質,雖然可以隔層使用,但水電費用高且沒有煤氣,不適宜老兩口平時居住。一家人咨詢律師后,交納了1萬元代理費,要以“重大誤解”為由起訴解除購房合同。而開發商態度明確:不同意解除合同。

按原先流程,該案7月底開庭。看著憂心忡忡前來咨詢的張阿姨,調解員提議“聊一聊”:首先,開發商現房銷售,張阿姨現場看房后買房,說是“重大誤解”未免牽強;其次,張阿姨已經交了1萬元律師費、2490元訴訟費,若敗訴,整個官司打下來需花費近1.5萬元(其中1萬元律師費,4980元訴訟費);再次,調解員建議阿姨去矛調中心的住建窗口以及公共法律服務窗口咨詢該官司的勝算率怎樣?咨詢下來后,阿姨和家人心里基本都有“數”,官司很有可能打不贏,調解員又耐心的做老人的思想工作。“房子在手,地段不錯,可以用作商用出租……總之,老年人健康最重要,平心靜氣解決問題才是根本”。

幾天后,張阿姨一家思考再三,決定撤訴。調解員還協助聯系律師做思想工作,最終因該案未開庭已撤訴,律師退還代理費9500元。此事圓滿解決,張阿姨一家挽回訴訟損失1萬余元,結束了大半個月高溫天氣中的奔波與焦躁,如釋重負,萬分感謝送來錦旗。

像這樣的調解,每天都在潤州區“矛調中心”上演。余波表示:司法是糾紛化解的最后一道防線,老百姓之間化解矛盾也不只“打官司”一種方法。高效便捷、成本低廉地“人民調解”化解糾紛,對于當事人而言,這就是最大的“和”,是社會“和諧”的根本。